考德上國家公務員考試網(http://fieldcollege.com/)溫馨提示各位考生,最新“2018年公務員熱點時評:“善謀事”更要“多謀才””文章已出,請仔細查閱。
有位領導同志用6個字概括自己的從政經驗:“善謀事多謀才”。仔細琢磨,一個領導干部要做到這6個字還真不簡單。 “善謀事”,就是統(tǒng)攬全局、多謀善斷。作為領導干部,在任期內總要干成一些造福一方百姓的實事。但干哪些事,如何才能干成,則是對一個領導干部能力素質最重要的檢驗。有的好大喜功,不切實際,盡管謀劃了諸多所謂“大事”,但最終干成和干對的沒有幾件。有的則優(yōu)柔寡斷、瞻前顧后,拖延不決,錯過了干事的良機。而善謀事者,既要胸懷全局、把握大勢、搶抓機遇,又要科學分析、綜合判斷、量力而行。他們總能站在時代潮頭,準確把握時機,或做別人想不到之事,或為別人不敢做之事。所謀之事先人一步,又十分緊要,關乎大局。可謂既干在先,又干得準、干得對、干得成、干得好。因此,成為一個“善謀事”的領導并非容易。 而“多謀才”,則是喜才、愛才、攬才、用才,知人善任,人盡其才,身邊總能聚起一幫子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得力干將。古往今來,人才興事業(yè)旺。特別是現在,改革發(fā)展穩(wěn)定和黨的建設任務繁重,急需一大批思想解放、知識面寬,有朝氣、有活力、有激情、有才氣,生龍活虎式的干部。 對許多領導干部來說,重視“謀事”遠超過“謀才”,常常把主要精力用在謀事上。實際上,“多謀才”比“善謀事”還重要。集聚了大量的人才,才能把事謀好。漢高祖劉邦手下人才濟濟,且謀事水平頗高。封舉足輕重的韓信為齊王是張良的主意。楚漢劃界鴻溝后,乘勝追擊引兵東向的項羽,是張良、陳平的建議。稱帝后本欲建都洛陽,后改為入都關中長安,是劉敬的力勸。這些前瞻性強又科學大膽的主意,可謂“見事早、得計早”,被劉邦及時采納決斷,起到了定乾坤的作用。比如,有了人才,才能把所謀之事干好。謀事靠人才,干事更要靠人才,正如毛澤東所說“政治路線確定之后,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”。選擇什么樣的人貫徹實施既定的路線方針政策,結果往往會不一樣。 現實中,許多事情我們沒有干成干好,問題的癥結不是我們謀事謀得不好,而是干事時用人不當或缺乏人才。謀事上下了很多功夫,集中了智慧、科學論證、慎思嚴密,但再好的決策和方案沒有合適和恰當的人去執(zhí)行落實,最后不了了之。歷史上,諸葛亮長于謀事短于謀人,最后造成蜀國江河日下,走向衰落。諸葛亮的忠誠、敬業(yè)、智慧無可非議,唯獨在選拔和任用人才上存在短板,沒有培養(yǎng)出一批治國治軍人才來。蜀國當初猛將甚多,幾十年后卻無人可用。說到底,這也是諸葛亮一生的遺憾。所以,出人才也是出政績。一個領導干部離任時給當地或單位留下了一大撥人才,且個個堪當大任,也是了不起的貢獻。 毛澤東說:“領導者的責任,歸結起來,主要地是出主意、用干部兩件事!编囆∑揭舱f:“我的抓法就是抓頭頭,抓方針!背鲋饕、抓方針是謀事業(yè),用干部、抓頭頭是謀人才。沒有好干部就沒有好主意,好主意更要好干部去化為現實。謀事更要謀人,人用好了,他自己就會去謀事。一些領導干部重謀事、輕謀人,說到底也是事業(yè)大忌。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7年11月24日 04 版) 小編推薦:2018時事政治 2018熱點時評 2018年公務員時評金句
|